安源區(qū)八一街:以“凡人微光”聚“文明星河” 讓好人之花遍地芬芳
在八一街的街頭巷尾,總有一些身影溫暖人心;在尋常日子里,總有一些善舉打動你我。近年來,八一街深耕“好人文化”沃土,從挖掘身邊好事到宣揚好人精神,從建立“好人庫”到關(guān)愛好人生活,讓“好人”從一個個名字,變成一張張鮮活的面孔、一段段動人的故事,更成為全街崇德向善的“精神坐標(biāo)”。
從“凡人善舉”到“好人典型”
每段故事都暖到心底
“好人”從不遙遠,他們或許是清晨路口疏導(dǎo)交通的志愿者,是常年照顧患病家人的鄰居,是默默幫扶困境群體的普通人。在八一街,街道、社區(qū)充分發(fā)揮網(wǎng)格化優(yōu)勢,像“尋寶”一樣尋找身邊的善意——社區(qū)網(wǎng)格員走街串巷聽故事,居民你一言我一語薦好人,層層挖掘、細細篩選,把那些藏在日常里的“凡人善舉”一一拾起,慢慢攢成了一座沉甸甸的“好人庫”。
這里面,有銀發(fā)志愿者段華勝30余載春秋不離不棄,以春風(fēng)化雨般的耐心喚醒迷途青年心中的光明;有志愿先鋒劉樂萍十余年奔走在公益一線,從交通路口到孤寡老人床頭,他的足跡連成愛的軌跡;有公益達人章世惠51年深耕公益路,從社區(qū)的煙火日常到老人的溫暖笑靨,從馬路的斑馬線旁到高鐵站的候車室中,用腳步丈量初心,刻下了超乎尋常的堅持印記;有情義守護者黃秀英十年如一日堅守,不離不棄照顧患病前夫,用堅持詮釋了人間至善的情義……這些摘下光環(huán)依然樸素的身影,恰似繁星點點,織就了八一街上最美的銀河。
截至目前,這座“好人庫”已走出3 位“中國好人”、6位“江西好人”、22位“萍鄉(xiāng)好人”,還有4人獲評萍鄉(xiāng)市道德模范。他們用行動證明:平凡人也能書寫不平凡的人生,微小的善意也能匯聚成照亮人心的光芒。
從“故事分享”到“精神傳遞”
讓好人精神遍地生根
“好人”不僅要被看見,更要被學(xué)習(xí);好人故事不僅要被聽見,更要讓精神傳下去。八一街深諳這一點,把“身邊人講身邊事”做成了最動人的“道德課堂”——組織 “好人”們走進校園,給孩子們講堅持與責(zé)任;走進社區(qū),和居民聊奉獻與溫暖;走進企業(yè),跟職工談初心與擔(dān)當(dāng)。
截至目前,已舉辦各類宣講活動100余場,受眾人數(shù)達3000余人次。有孩子聽完段華勝的故事后說:“以后我也要幫助有困難的人”;有居民聽完劉樂萍的分享后,報名成為了志愿者……好人精神就像一顆種子,在聽故事的人心里悄悄發(fā)芽。
同時,八一街還借助各級媒體平臺,把“八一好人”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,通過立體化的宣傳,“八一好人”不再是“家門口的榜樣”,更成為了更多人學(xué)習(xí)的標(biāo)桿,讓道德的力量突破地域的界限,形成一道亮眼的“正能量輻射線”。
從“宣揚好人”到“關(guān)愛好人”
讓善意循環(huán)有溫度
“我們既要讓好人有榮譽,更要讓好人有依靠?!边@是八一街打造好人文化時的初心。在宣揚好人精神的同時,街道始終把“關(guān)愛好人”放在心上:對生活困難的“八一好人”,主動上門了解需求,提供力所能及的幫扶——幫他們解決就業(yè)難題,為他們申請救助政策,逢年過節(jié)送去慰問和關(guān)懷。這種充滿溫度的社會回饋,既讓好人感受到組織的關(guān)愛,也讓更多人看到“好人有好報”,更愿意加入到行善的隊伍中來,形成了“做好人、敬好人、幫好人”的良性循環(huán)。
如今的八一街,走在路上,能看到“好人榜”上熟悉的面孔;聊起家常,能聽到身邊好人的新鮮故事;參與活動,能感受到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?!熬哿α蠊こ?,打造好人品牌”不是一句口號,而是融入在八一街每個角落的溫暖實踐—— 它讓“好人”成為城市的精神名片,讓善意成為發(fā)展的內(nèi)生動力,更讓每個生活在這里的人,都能感受到文明的溫度、幸福的滋味。
未來,八一街還將繼續(xù)深耕好人文化,讓更多“凡人微光”匯聚成“文明星河”,讓好人之花越開越艷,讓崇德向善的新風(fēng)尚,在八一大地蔚然成風(fēng)!
(編輯:李錫念)
來源:八一街